
一件很療癒的事
就是跟同頻的人聊天,真的有夠爽!
有時候你跟人講話,會有種「我要不要從地球人的語言開始講起」的無力感。你講一句,他回一句,但你內心的OS卻是:「嗯…他好像完全不懂我剛剛想表達什麼欸?」
然後你還得花個三倍的力氣補充背景、鋪陳情緒、舉例說明,講完自己都覺得:「啊…這段感覺浪費了我一年的社交能量。」
但!神奇的來了!有時候你會遇到某個人,講一句,他就「欸我懂你意思!」然後你們就開始心電感應模式,像是開啟了某種隱形Wi-Fi。那個瞬間真的像是,內心突然點亮了小燈泡,甚至還冒出彩虹。
我稱這種人叫做「同頻小隊成員」,或者更親切一點,叫「頻率對的人」。
我有一個大學時期的朋友小嵐,她就是那種你才剛開始吐槽老師穿搭,她就秒接:「是不是那件粉紅馬甲配軍綠褲那套?超有事!」我心裡想:哇賽,妳是裝了監視器嗎?
後來我們出社會後也各自忙碌,有時候幾個月才碰面一次,但每次一見面就馬上能把話題接起來,而且完全不需要寒暄,就直接衝進深層對話或超廢話的部分,沒有過渡,直接跳躍。
這種關係真的太珍貴。就是那種你不用解釋太多,他就知道你為什麼不爽、你為什麼笑、你為什麼突然沉默。
其實我以前常以為「朋友就是多多益善」,結果發現人一多,心反而更空。聚會很多,但真正能聽你講心裡話、能在你講到一半就知道你接下來要說什麼的人,真的不多。
我以前有一段時間瘋狂社交,參加一堆活動、認識一堆人,加了上百個LINE好友。結果呢?真正會回你「妳還好嗎?」不是看到限動才按愛心,而是真的會打來的,大概也就兩三個人。
後來我才明白,不是誰都適合當你的聽眾,有些人只是經過你的人生,有些人卻是懂你故事的觀眾。
還有一次,我超級低潮的時候,一個朋友發訊息給我,只傳了一句:「我知道妳現在應該什麼都不想說,沒關係,我就陪妳靜靜的。」
我直接眼淚炸裂。
因為他沒有逼我講話、沒有給建議、沒有分析事情的脈絡,他就是單純陪我,知道我此刻的狀態就是「不要被說教」,而這樣的陪伴,反而是最有力的支持。
有些人會急著幫你找出口,但其實有時候,我們只是想有人陪著站在原地。
同頻這件事,很妙。它不是你可以去「找」的東西,而是它會自己「撞上你」。
像我有一次在咖啡廳寫稿,對面坐了一個女生,她突然轉過來說:「不好意思,我不是偷看,但妳寫的東西好像很有趣,我剛剛看到妳寫『當生活開始像黑咖啡一樣苦的時候,我只想要加點冰淇淋』,這句話我超有共鳴欸!」
我當下愣住,想說哇,妳是神明派來的理解使者嗎?
結果我們聊了兩小時,交換了很多生活中的無奈與小確幸,後來還變成超要好的筆友。
但這種頻率對的朋友,也不是每個階段都會出現。我覺得人生就是一台收音機,有時你轉到某個頻道,它是空白的,有時候突然「滋滋滋」一聲,連上了,然後你就會發現:「哇,原來世界上有人跟我一樣,在某個時段聽著一樣的旋律。」
所以我現在不再強求交很多朋友,也不會因為某些人沒回訊息而玻璃心。因為我知道,那些真正能理解我的人,無論在哪裡,都會用他們的方式讓我感受到:「我懂你。」
如果你現在正在經歷一段覺得「好像沒有人懂我」的時光,別急,也許你只是還沒碰到對的頻道。說不定哪天搭捷運,坐你旁邊的人就會對你說:「妳這本書我也超愛看!」然後你們就開啟了一段靈魂對話。
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「同頻朋友」,那種不需要多說話就能明白彼此的人,真的存在。只是我們常常在找的時候找不到,卻在放棄時,遇見了。
最後送你一個我自己的小心得:
跟不對頻的人相處久了,真的會讓自己變得不像自己。
但遇到同頻的人,你會開始喜歡自己原本的樣子。
所以,珍惜那些不用你調整頻率的人,他們,就是你人生中的小確幸雷達。
整篇文章就先到這啦,希望你也有屬於自己的「頻率小隊」,他們可能在路上、在咖啡廳、在網路世界的某個角落,只等你一個眼神、一句話,就能一起開啟不尷尬又超默契的對話模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