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Tap,他是Hy
   

那種感覺真的很不一樣。

當我第一次遇見那種講話很有分寸、做事很貼心的女生時,我老實說是有點驚訝的。她們講話不是小心翼翼的那種拘謹,而是一種自然流露出來的體貼。就像講完一件很糗的事,現場大家都笑得很開心,她卻會突然轉頭對身邊的人說:「欸我不是在說你啦~我怕你誤會!」那種感覺真的很不一樣。
那種感覺真的很不一樣。

那瞬間,我看到的是一種情商很高、但又溫暖人心的特質。她不是怕說錯話被討厭,而是真心想要讓每一個在場的人都感到舒服、不被冒犯。你知道嗎?這種貼心,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的。

我身邊有個朋友叫小瑜,她就是這樣的人。我們從大學開始就是朋友,那時候我們系上有幾個愛開玩笑的男生,講話常常口無遮攔,什麼都能開成玩笑。有一次,某個男生在大家吃飯的時候突然說:「欸,女生不就是上了大學就開始放飛自我,什麼都敢穿了嗎?」當場好幾個女生都尷尬地笑了一下,但氣氛其實有點僵。

小瑜聽完沒有馬上發火,也沒有冷場。她只是笑笑地說:「你是在說我嗎?我今天穿得還好吧?不然我明天穿你一樣的來上課,看會不會比較保守?」整桌人都笑了起來,那男生也尷尬地道歉。然後,小瑜轉過頭來對坐在他旁邊、平常穿得比較辣的女生說:「欸我真的不是在說妳啦,我知道妳穿衣服有自己的風格,我很喜歡啊~我怕妳誤會!」那瞬間我真的覺得她太厲害了。

她用一句玩笑話化解了尷尬,用一句貼心的補充保護了可能會受傷的人。後來我問她怎麼會這麼注意別人的感受,她只是說:「我以前也被笑過穿著,很受傷。我不想讓別人有我那種感覺。」原來她的體貼,是來自過去受傷的經驗。這種溫柔,不是天生的,而是她用時間與眼淚換來的。

我開始反思自己平常講話的方式。是不是也曾經無意中說了什麼,讓別人覺得不舒服?是不是曾經以為「只是開玩笑」就可以無視他人的感受?答案其實蠻令人羞愧的。我回想起高中時候,曾經在一場班會上講了一個冷笑話,內容是模仿班上一位口音比較重的同學。當時大家都笑了,但那位同學當下臉色很難看。雖然他沒有說什麼,但我一直記得那個表情。

我一直沒有道歉,也沒有處理那件事。直到後來遇到像小瑜這樣的朋友,我才真正理解到:講話的分寸不是看自己講得開不開心,而是要看聽的人感不感到被尊重。語言可以是溫柔的工具,也可以是鋒利的刀子,我們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別人的心情和自尊。

除了小瑜,我的堂妹小安也是那種天生溫柔、又很會照顧人情緒的女生。她從小就是家裡的和事佬,親戚吵架她會去勸,表哥表姐有誤會她會私下調解。有一次過年,大人在餐桌上因為財務問題吵了起來,氣氛一度超僵。大家不敢講話,小安突然舉杯說:「欸欸欸~過年欸,我敬大家一杯啦,我媽說過年講錢會破財喔!」那瞬間所有人都被她逗笑了,氣氛就慢慢緩和下來了。

後來我問她怎麼能那麼快反應,她說:「我只是覺得大家其實都不是真的想吵,只是話說急了。那我就說點轉移注意力的話,讓大家有個下台階。」我真的很佩服她,因為她總是能在關鍵時刻跳出來,既不尷尬又讓人舒服。她讓我明白一件事:有些人不說大道理,不爭輸贏,但他們就是用他們的方式保護著這個世界的溫度。

我還記得有一次和一位同事小敏聊天,她分享說自己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時,有個女主管非常嚴格,但偶爾也會展現出驚人的溫柔。有次小敏失戀,在開會時情緒有點低落,那位女主管雖然沒有說什麼,會後卻在小敏桌上放了一杯熱咖啡,還附上一張紙條:「別忘了,你很棒,這世界不只有他。」小敏說她當場眼淚就掉下來了。那位主管後來成了她職場上最敬佩的人,也讓她學會了如何在不說破的情況下,給人溫柔的力量。

這些女生,雖然風格不一樣,但她們有一個共通點:她們都願意多想一步,說話前多顧慮一點點,用行動或語言讓人感到被看見、被接住。而這樣的溫柔,在這個越來越快速、越來越吵雜的世界裡,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存在。

我開始學著做一些小改變。比如說在聚會時,觀察朋友的反應,如果有人因為某個話題沉默,我會轉個話題,或是事後私訊關心他;在聊天時,盡量不開容易讓人尷尬或自卑的玩笑;甚至在網路上留言,也會想一想這句話如果被我自己聽到,會不會感覺刺耳。

這種改變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,但當我開始練習,我發現自己跟人之間的連結變得更真誠。朋友更願意對我敞開心扉,我也更能體會他們的情緒。有幾次我甚至收到朋友的訊息說:「謝謝你那天替我說話」「你那句話讓我覺得被支持了」。那些時刻,我真的覺得自己做對了。

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種「說完糗事還會貼心補一句」的人。不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多好,而是因為我們懂得:人的情緒需要被照顧,人的自尊需要被保護。而那些細心的人,他們的溫柔,總是在不經意間治癒了我們。

所以我想對妳說,如果妳是那種會在講完話後補上一句「欸我不是在說你啦~我怕你誤會!」的女生,請繼續這樣溫柔下去。妳的體貼,是很多敏感靈魂能夠繼續在人群裡安心呼吸的原因。

而如果妳還不是,也沒關係。我們都可以慢慢學著去觀察、去理解、去多走那一步,成為那個讓人想靠近、覺得安心的人。畢竟,在這個什麼都講快、講狠的時代,能慢下來關心別人情緒的人,才是真正溫暖的存在。

最後也別忘了——在顧慮別人之前,也記得照顧自己。有時候體貼久了,會累,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。但那份敏感,正是妳的超能力。只要妳不忘了也要好好對待自己的感受,這份溫柔就不會耗損,反而會成為妳最大的力量。

溫柔是一種選擇,也是種勇氣。請繼續溫柔,也別忘了你自己的感受,好嗎?


有一種女生,她的溫柔不是天生樂觀,而是練出來的盔甲。
我常這麼想,當你看到一個女生,笑容甜美、說話輕柔,看起來就像春風吹拂一樣溫暖,別急著以為她的溫柔來自於無憂無慮的生活。往往,那份溫柔背後藏著的是無數次與自己內心的掙扎,是無數個不被人看見的夜晚默默流淚後的堅持。她們不是天生就那麼好相處,她們只是學會了用溫柔來保護自己,也保護著周遭的人。
這世界上有太多的聲音告訴女生們要堅強、要獨立,要永遠帶著微笑面對風雨。這種堅強,不是不用哭,也不是不軟弱,而是在每一次跌倒之後,依然願意站起來,繼續面對。我的一位好朋友小珊,就是這樣的女生。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小珊從小家境並不富裕,父母親的婚姻也總是充滿爭吵,家裡的氣氛經常緊繃。小時候的她常常躲在房間裡哭,卻從不讓外人知道。她總是習慣用溫柔的笑容來掩飾內心的恐懼和傷痛。她說:「如果我不堅強,家裡就會更亂,我必須要當大家的安定劑。」這句話讓我深深感動,也讓我明白,溫柔有時候是一種責任,也是一種選擇。
我還記得那年小珊跟我分享,她在職場遇到很大的挑戰,主管的不合理要求、同事間的猜忌讓她壓力山大。她開始出現焦慮和失眠的狀況,但她沒有選擇抱怨,而是每天花時間學習心理調適和情緒管理。她說:「我知道我會崩潰,也曾崩潰過,但我不想把我的負能量帶給身邊的人。」這樣的話,讓我看見一個不屈不撓的靈魂。
她的故事讓我想到自己。過去我也經常逞強,不讓別人看到我的脆弱。尤其在感情受挫或家庭有困難的時候,我總是強迫自己笑著說沒事,其實心裡翻江倒海。記得有一次因為工作的不順利,我加班到很晚,回家路上整個人淚水止不住地流,但我沒敢打電話給任何朋友,怕麻煩別人。最後只好自己坐在公園長椅上,讓淚水流完,心情才稍微好一些。那晚我真正體會到,所謂的溫柔,是用痛苦打磨出來的外殼,但這外殼很脆弱,也需要有人溫柔以待。
溫柔的女生,懂得情緒,也會崩潰。她們不會輕易把自己的悲傷攤在別人面前,而是選擇自己默默消化、轉化。這並不是因為她們不需要幫助,而是因為她們害怕自己的脆弱會成為別人的負擔。我的另一位朋友小怡就是這樣的人。她有一次告訴我,她家裡出了點狀況,父親病重,但她沒有跟很多朋友說,甚至連工作上的壓力也沒放鬆過。她說:「我不想讓別人擔心,我自己先撐著。」直到有一天她累到真的倒下,被朋友帶去看心理諮商,才學會怎麼去面對自己。
閱讀全文
工作永遠排得滿滿的那種人
但有時這件衣服太緊了
每次看到那些愛情故事結尾寫著「他們最後在一起了」,我都會忍不住翻個白眼,然後默默關掉頁面。不是因為我不相信愛情,而是因為……我可能就是那個沒能「最後在一起」的人。
先來介紹一下主角:我,一個自以為很理性、其實有點傻的男子;還有她,暫且叫她「晴晴」好了,聽起來就很溫柔、有點距離感對吧?晴晴是我大學的同學,認識兩年多,是那種你剛看見她就覺得世界瞬間變得很安靜的女生。她氣質很穩、穿著保守、講話禮貌,有種不讓人靠近的溫柔防備。
她的每個動作都有自己的節奏,就連不講話的時候,也不會讓人尷尬。這種女生你要說不喜歡,真的有點困難。我喜歡她——這件事我在第一天就知道了,只是當時她已經有個交往多年的男朋友。
所以我壓住了。從一開始就壓住了。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她不是沒談戀愛的機會
只是她不想再從頭教一個人怎麼長大。
這句話,聽起來很簡單,但背後卻藏著無數心酸與體悟。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,是從一位朋友口中說出來的。她叫小芸,工作能力強,個性獨立,朋友圈子廣,卻已經好幾年沒有穩定交往的對象。身邊不乏追求者,但她卻不願意開始一段感情。當我問她原因,她只是淡淡地說:「我不想再當誰的人生導師了。」
這讓我開始反思,愛情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有些人會累到不想再談戀愛?
看整篇文章
有些朋友,不常出現在你生活裡,卻總在你需要時出現
人生這條路,有時會走得孤單,也有時熱鬧非凡。 但我發現,有一種朋友,他們不一定會經常在你身邊出現,甚至有時候你會覺得好久沒聯絡,甚至幾個月都沒見面。 但是你很清楚,只要你輕輕地說一句:「我需要你」,他們一定會出現在你的生活裡,陪你走過難關。
這種朋友不像那些天天聊不停、每天互相報備生活的朋友,反而更像是你心裡最堅固的後盾。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真正的家人,不會用「別讓我丟臉」來綁架你的委屈。

這句話在我心中迴盪了很久,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家人之間的關係。過去我總是覺得,只要是家人說的話,我就該無條件接受,畢竟他們是血濃於水的親人,是應該相互包容和理解的。但現實是,有時候「家人」這兩個字,反而成了束縛你情緒和表達的枷鎖。 看整篇文章
當一個女生太懂事,真的會累
她是那種人——工作永遠排得滿滿的那種,手邊總有一堆事情,但她不會抱怨,反而會主動幫同事收尾,確保大家都能順利完成任務。她剛剛失戀,心裡痛得像被掏空了一樣,卻反過來安慰朋友:「沒關係啦,你會遇到更好的人。」她不是沒有情緒,只是把自己的傷口藏在一個安靜又溫柔的角落裡。

看整篇文章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5-27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