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別再腦補自己在別人心中的戲份啦!
有沒有過這種時候?你明明就覺得對方也在乎你、重視你,結果對方一句「喔好」就把你從雲端踢下來,摔得四腳朝天。你還在心裡幫他寫好一整齣戲,結果人家根本沒參與演出,甚至連旁白都沒想當。
唉,這種感覺我太懂了。
以前的我,超愛腦補,對人有期待,對關係有幻想,結果呢?受傷的永遠都是我自己。
但後來我發現,最簡單、也最實用的自我保護方式,就是別再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分量。不是自卑喔,是一種健康的自覺。
說真的,有時候讓我們受傷的不是別人不夠好、不夠溫柔、不夠愛,而是我們自己太執著了。你一直幻想對方會改變、會回頭、會像你期待的那樣對你溫柔體貼,但現實根本不是這樣啊。
我以前認識一個朋友,小A,她對男友掏心掏肺,做便當、寫卡片、送驚喜,還會幫男友的貓刷毛洗澡(對,她對那隻貓比男友還上心),結果男生劈腿,還一副「你太黏了」的表情把小A甩了。小A崩潰大哭說:「可是我對他那麼好欸!」
拜託,妳對他好,他就一定要對妳好嗎?這不是交換禮物,是人際關係耶。
我們太常用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別人的回應。
你覺得你們聊得很開心,結果對方其實只是無聊打發時間;
你覺得他回你訊息很快是因為在乎你,結果人家只是剛好沒事做。
然後你就在那邊幻想:他是不是對我有意思?
搞半天只是你一廂情願,自己演完了一整齣偶像劇,人家甚至連影子都沒出現過。
我不是說不要喜歡人,也不是說不能期待關係,但你一定要先把「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」這件事看清楚。不要自己站上舞台,自以為是男女主角,其實你只是人家的臨演,甚至連臨演都不是,是導演不小心按錯劇本的場外群眾。
當你真的懂得不再亂估自己的分量時,你會發現:
傷害,真的少很多。
而且說實話,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對方真的無情才難過,而是因為我們心裡不甘心、不願面對現實。你知道這段關係走不下去了,可你還硬撐;你知道對方不愛你了,可你還每天看對方限時動態當自己心臟的測試器。
最可怕的不是他對你冷淡,是你還傻傻期待他會變得熱情。
有時候我們要學會「及時止損」。
這四個字,真的是人際關係裡的神操作。
我一個朋友,談戀愛超衝,剛交往就幾乎搬進對方家,一起生活,結果不到兩個月就吵翻。她跟我說:「我本來想再忍忍看,也許他只是最近工作壓力大。」我就問她一句:「妳是在談戀愛,還是在做人質?」
如果一段關係讓你開始懷疑自己、貶低自己、討好到忘記自己,那真的要考慮撤退了,不是堅強,而是保命。
你知道嗎?這個世界很大,你沒必要把一個不把你當回事的人放在心上。你心裡的位置那麼珍貴,應該給那些懂得你、重視你的人,不是那些連你名字都懶得打全的人。
所以,別再希望、別再盼望、別再指望。
這些看起來很美好的字,其實藏著很多你不該負的情緒成本。你在希望的同時,等於把控制權交到別人手上了。當他不照你想的來,你就失望,然後怪他不懂你,怪自己太傻。
與其希望別人改變,不如轉身去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買一杯喜歡的手搖,追一部自己爽的劇,找三五好友一起大吃一頓,這些帶給你的快樂,實實在在,不用經過別人批准。
人生真的很短,我們沒那麼多時間浪費在「等他懂我」、「等他回頭」、「等他想通」。
不如花時間讓自己變得更酷、更快樂。
到時候,如果他回頭,你大概也只會說一句:「蛤?你誰?」
講到這邊,如果你有想起什麼曾經讓你難過很久的關係,不要責怪自己。那不是你笨,是你曾經很真心。但現在你懂得拿回主導權了,不再幻想、不再強求、不再自我感動,那就是一種很成熟的自愛。
我們不是變冷漠了,是變聰明了。
保護自己,從來不是自私,而是你終於懂得:你值得更好的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