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心裡的樹幹 vs. 腦袋的樹葉
你有沒有試過明明知道事情應該要「放下」,但心裡還是很悶、很氣?或者反過來,你心情已經好得不得了,但腦子裡卻一直冒出各種「這樣好嗎?」「是不是太輕忽了?」的聲音?
我終於搞懂「情緒」和「念頭」的差別
這種「腦跟心不在同一條線上」的時候,我以前常常有,而且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壞掉了?直到後來我才慢慢搞懂——情緒跟念頭,其實來自不同的「部門」。
原來情緒是來自心,不是腦
先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好了。有一次跟朋友吵架,我當下真的氣炸,心臟狂跳,手還在抖。但同一時間,我腦袋其實已經在分析:「剛剛是不是我講話太衝?」「她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壓力?」結果整場情緒爆炸完,腦子冷靜得要命,還在列清單分析吵架原因。但心裡,就是不爽,悶得像一顆沒炸的煙火,卡在胸口。
那一刻我就發現,情緒真的不是「想開就好」這麼簡單,它不是靠思考可以直接解決的。因為它來自心,不是腦。
念頭則是腦的產物,一種「解釋」的過程
而念頭呢?就像是腦子裡的小編劇,不停地寫劇本給我們看,解釋這個世界:「她那樣說話,是不是在貶低我?」「我今天被主管釘,是不是我太差勁?」
這些想法很會編,劇情豐富又腦補力強,但問題是,它們不一定跟真實有關,而且常常會跟情緒互相拉扯。比如你心情好時,會覺得「主管那樣講話其實是對我有期待啦~」;但心情差的時候就變成「他是不是想逼我離職?」
腦袋的這些小劇本,就是我們說的「念頭」,它們是一種解釋世界的方式,但不代表它們永遠講得對。
情緒像是樹幹,念頭像是樹葉
我後來想到一個超好理解的比喻:情緒就像是樹幹,厚實、穩重、藏在內在;而念頭就像是長在樹上的樹葉,會隨風擺動,也會有時候飄落,甚至會變色。
情緒是整棵「人」的支撐結構,念頭只是它上面長出來的結果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情緒其實影響我們想法的方式非常深。心情差的時候,腦袋很容易變成黑色墨鏡模式,什麼都往壞的方向想。
但反過來說,有時候「剪掉一些亂飛的樹葉」,也能讓我們看清楚這棵樹的本質。
為什麼知道這件事很重要?
因為很多時候,我們都太忙著「在腦裡解決心裡的事」。
舉個超常見的例子,我朋友失戀後,一直說:「我知道他不適合我,分了對我比較好,我應該要開心才對。」你聽起來是不是覺得邏輯很完美?但問題是,她每天還是在夜深人靜時哭到睡不著。她的腦很努力地在「合理化」,但她的心根本還沒準備好。
我們有時候真的需要承認:「我現在就是很難過」,而不是一直逼自己「想開一點」。
跟你分享幾個我實際體驗過的差別
- 腦袋說「沒事啦」,但心還在抖
有一次我出了一個很丟臉的包,當場被主管唸。我嘴巴笑笑地回:「好,下次會注意。」腦子也很理性地想說「唸我一下又不會死」,但我走出會議室那一秒,眼淚竟然掉下來了。
那種身體比腦袋更誠實的時候,真的讓我大開眼界。
- 念頭很吵,心卻沒感覺
有陣子我在想換工作,腦袋每天都在問自己:「這家公司有前景嗎?我這樣跳槽會不會後悔?現在景氣這麼差…」但說實話,我心裡完全沒有焦慮或期待,就是——很空。
後來才發現,那時候的我,其實只是「想太多」,但心裡根本沒真的動搖。
情緒要被「感受」,不是「解釋」
這句話是我一位心理諮商師朋友說的,我當時聽到真的雞皮疙瘩起來。
她說:「情緒不是用來理解的,是用來經歷的。」
就像你肚子餓的時候,你不會去「分析餓的原因」,你會去吃東西。同理,當你覺得難過,你不需要馬上找出「為什麼我會難過」,你可以先抱抱自己、安靜一下、走去陽光下坐著。
經歷過那一段,你的心才會慢慢好起來。不是靠想出來的,是靠你真的去走過來的。
所以該怎麼面對情緒和念頭?
這裡不是要你當個佛系人,也不是要你腦袋放空,我反而覺得可以這樣做:
當你有很多念頭的時候,先問問自己:「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?」
當你被情緒壓著喘不過氣,先停下來,不用解釋,去感受它、接受它,然後等它慢慢離開。
有時候我們以為需要的是解決方案,但我們其實需要的,是陪伴和空間。
那些我終於釐清的「腦與心的差異」時刻
我開始有意識區分「這是我心裡的感受」和「這是我腦袋的想法」之後,生活真的改變很多。
朋友對我說話比較尖銳時,我不會馬上反擊,而是先聽聽我心裡有沒有受傷;工作壓力大時,我會問問自己,是不是真的累了,還是只是念頭在嚇我。
這種「多聽一下心裡的聲音」的練習,讓我變得比較溫柔,也比較踏實。不是溫柔給別人,是溫柔給自己。
聽說你也常常腦補過頭?還是情緒卡關?
如果你也有過那些腦袋理性但心裡亂成一團的時刻,那你不是孤單一個人。現代生活超忙、資訊超多,大家的腦子早就像滾燙的電鍋在煮稀飯,思緒噗滋噗滋冒不停。
但心呢?常常被我們放在最邊邊。
所以啊,如果你讀到這裡,我想跟你說一聲——今天就讓你的「心」上場,讓它說說話,讓它感受一下,讓它不用再被腦袋打斷、被想法打折。
因為你的心,才是你真正的家。
如你所見,這不是一篇「知識型推文」或什麼「情緒整理教學文」,這只是我想跟你分享的,來自一個普通人、經歷過情緒海浪打臉、也努力想活得比較自在的我。
如果你也在學著分辨腦和心的聲音,留言跟我說說你的故事,我們可以一起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