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放下腦補、少點小劇場,讓自己活得鬆一點,世界也就沒那麼累啦~
腦袋打結,其實是心太亂啦!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?事情本來沒那麼難,但只要心裡開始多想一點、亂一點,整件事就像突然被打了個死結,怎麼想都想不通,怎麼做都不順利。有時候根本不是外面的世界複雜,是我們自己的心太亂、太急、太糾結。
我以前超愛把事情想得很嚴重,尤其是遇到別人說話不清楚、表情又怪怪的時候,我可以腦補出八點檔劇情,從「他是不是討厭我」一路演到「是不是我做錯什麼害全世界都對我有意見」……然後那天就報銷了。
但後來我發現,很多問題,其實不是事情本身有多複雜,而是我腦子轉太快,心裡太容易慌。心一急,腦袋就跟著亂,一件簡單的小事,就被我自己放大成宇宙級難題。
有一次,我和朋友約吃飯,對方遲到二十分鐘。我站在路邊越等越氣,心裡開始開內心小劇場:「他是不是根本不想來?是不是覺得我不好相處?還是他其實跟別人去吃飯了?」然後我開始回想我們最近聊天有沒有什麼誤會,是不是我不小心說錯話了……結果她一來就說:「不好意思,捷運壞了。」我整個人傻住,覺得自己也太戲精,想太多了啦!
後來我開始練習讓自己放鬆一點,不要每件事都「用力思考」,尤其是情緒來的時候。當你心靜下來,事情往往也沒那麼難。像是工作壓力大,我會先問自己:「真的非今天做完不可嗎?」如果答案是「好像可以留到明天」,那我就會放自己一馬,先去喝杯手搖、看一下貓咪影片,回來之後整個人狀態好多了,做起事來也比較有效率。
而且說真的,當你心簡單的時候,人也變得比較可愛。朋友之間也比較自在,不會動不動就誤會、覺得對方是不是冷淡了、不在乎了。以前我很常因為朋友沒秒回訊息而小劇場大爆發,現在我會想:「搞不好她在大便啊,哪有空回我。」這種想法雖然有點白爛,但真的很有用,瞬間就不焦慮了。
我也學到,不要每件事都要有標準答案。有些東西,就是模糊的、流動的,不一定要搞懂才可以放下。像感情,有時候你覺得對方忽冷忽熱,與其揣測他在想什麼,不如先問自己:「我在這段關係裡快樂嗎?」如果答案是「沒有」,那就該考慮轉身了。不需要搞清楚所有細節再決定,有時候「沒感覺就是沒感覺」,不用硬拗。
我有個朋友R就是個心很單純的人,她的生活哲學超級簡單:「喜歡的就靠近,不喜歡的就離開。」她不太會想太多,也不太跟人計較。她說:「煩惱不會解決問題,只會讓自己胃痛。」這句話我一開始覺得有點屁話,但後來發現她真的過得很輕鬆自在。不會因為別人一句話就胡思亂想,也不會因為生活瑣事搞得情緒大亂。她說:「我不會讓別人的情緒住進我的腦袋裡。」
其實這種人最厲害,他們不是沒腦子,而是選擇不讓腦子過勞。不是不在乎,而是把力氣省下來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。
當然啦,這種「心簡單」也不是叫你什麼都不想、當個開心果機器人。重點是,當事情發生的時候,你有沒有能力「看清楚什麼是自己的,什麼是別人的」,有沒有辦法停下來,問自己:「這真的值得我煩惱嗎?」
很多人覺得要活得成熟就要複雜、要細膩,但我越長大越覺得,「成熟」其實是能夠用簡單的心,看待複雜的世界。你還是可以看出問題在哪裡,但不會被情緒牽著走,不會因為別人的言語或臉色就自亂陣腳。那是一種內在的定,也是一種選擇。
說實話,我到現在也還在練習。有時候情緒來了還是會腦補,但我會提醒自己:「等等,現在是你在自導自演喔。」就像把腦袋的對話音量調小一點,不讓那些小劇場佔據整個思緒。
如果你也常常覺得事情怎麼都不順、怎麼每個人都那麼難搞,不妨先把注意力收回來,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已經太滿、太雜了。就像書包塞滿了雜物,連真正重要的東西都裝不下。
你會發現,當你心變簡單的時候,很多煩惱根本就不是煩惱,是你自己腦補出來的恐龍。很多人際關係也會自然而然順起來,因為你不再「過度解讀」別人,也比較能接納自己。事情看起來也沒那麼複雜,因為你不再急著「立刻搞懂、立刻解決」。
所以啊,如果你覺得日子越來越卡、越來越複雜,也許不是你不夠聰明,而是你給自己的腦袋太多戲份。試著讓心輕一點,讓事情單純一點,你會發現,其實生活本來就不該那麼難。只是我們太容易把小事變成大事,把直路走成彎路。
放下腦補、少點小劇場,讓自己活得鬆一點,世界也就沒那麼累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