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生有時就像一碗泡麵,燙、鹹、但還是會吃完它
曾經,我以為人生就是一場競賽,拼命衝、努力追,誰走得快誰贏。後來才發現,有時候停下來喝口水、看個夕陽、耍個廢,其實才是比較不累的過法。
不過這種轉變並不是因為我開悟了,而是因為我累了(笑)。
說真的,有一陣子我把什麼都放在心上。別人一句話、一個眼神、一個沒回訊息的已讀,我都會內心小劇場演三集。結果呢?對方睡得跟豬一樣香,我在那邊自己熬夜當編劇,超不值得。
直到有一天,我突然什麼都不在乎了。不是那種「我誰都不愛」的中二式放棄,而是「我誰都不欠」的釋然。
被看見很棒,但不被看見也沒什麼不好
有時候我們太想被理解、被認同,結果反而累壞自己。我以前也是那種很怕被誤會、很在意別人眼光的人,甚至連坐公車時要不要讓座都會思考太久,怕讓了會被說多事,不讓又怕被說冷血。
後來我學會一件事:大家都很忙,根本沒空一直想你。
這句話乍聽之下有點傷,但其實是一種解脫。你做得好,會有人誇你,但更多時候是無聲的通過;你搞砸了,頂多幾個人說說,天也不會塌下來。
所以現在的我,只求自己睡得安穩,問心無愧就好。什麼標準、什麼人設,先放旁邊。舒服最重要。
溫柔?是我練出來的超能力
有人說我很溫柔,講話總是不吵不鬧,情緒穩定。拜託,那不是天生的,是我練出來的!
以前我超容易暴怒,尤其是遇到不講理的人。那種「明明你錯你還這麼理直氣壯」的場面,我可以氣到當場臉紅。但後來我發現一件事:你吵贏了,對方不一定服你,但你一定氣到胃痛。
所以我學會控制情緒,一半是為了尊重對方,另一半老實說是為了保護自己。我不想再為了別人的爛脾氣毀了我一天的心情。
溫柔不是不生氣,是選擇怎麼表達情緒。與其讓自己爆炸,不如做個溫暖的炸彈(欸?)
有些事情,交給時間就好了
「無能為力就順其自然」這句話聽起來很像雞湯,但真的很有用。特別是在人際關係、職場、甚至感情上。
我有一位朋友,談戀愛談得超累,每天都在想「他為什麼沒回我」、「他是不是不愛我了」、「是不是我哪裡不好」……聽久了我真的覺得她活得比戀愛劇還累。
有一次她突然說:「我現在什麼都不想管了,他要來就來,要走就走。」我以為她要放棄了,結果反而她看起來比以前快樂多了。
有些東西抓得越緊,跑得越快;放鬆反而比較抓得住。
不比較,不羨慕,不強求
現在滑個社群,每天都有「別人的好日子」猛灌你眼睛。這個在日本滑雪、那個買了新包包、某個誰誰誰結婚生子事業愛情雙豐收……你一個人在家吃泡麵,真的很容易懷疑人生。
但我現在練就一身技能——讚別人可以,但不內傷。
別人過得好,讚啦!拍手!但我不需要因此就貶低自己。你有你的時區,我有我的節奏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旅程,有人是高速列車,有人是復古火車,有人是三輪車……但都會到站。
我朋友說得很好:「我沒有要贏你,我只想贏過昨天的自己。」這句話我直接筆記下來當每日提醒。
適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
以前我很喜歡追求「最好」,例如最熱門的餐廳要去、最流行的風格要穿、最多人用的產品要買……但後來發現,最熱門的不一定適合我,反而讓我不自在。
有一次跟風去某間超夯咖啡廳,點了一杯超美但超苦的手沖,喝一口我臉都皺了,但還硬著頭皮說:「嗯~很有層次耶!」內心OS是:「我比較想喝超商拿鐵。」
那時我突然意識到,與其為了潮而不舒服,不如老實做自己。你喜歡的、你用得開心的、你穿了自在的,就是最適合的。
這也套用在人身上。適合你的朋友,不會讓你一直懷疑自己;適合你的愛情,不會讓你每天猜來猜去;適合你的生活,不一定炫目,但會讓你踏實。
我不是人生導師,也不是什麼勵志專家,我只是一個慢慢在生活裡學會放下、放鬆、放過自己的人。
我還在學,還在跌倒,也還會生氣難過。但現在的我,比以前多了一點不在乎,多了一點溫柔,也多了一點自在。
如果你也正在那個「什麼都在意、什麼都想做好」的階段,或許可以試著告訴自己——先活得舒服一點,其他的再說。
人生嘛,燙一點沒關係,鹹一點也能忍,但最怕你太勉強自己連吃完這碗泡麵的力氣都沒了。別這樣,好嗎?
如果你喜歡這篇,也歡迎留言跟我聊聊,你最常「太在意」的是什麼?或是你曾經放下了哪一個讓你喘不過氣的念頭?我們一起當個溫柔又自在的大人(或小孩也可以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