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別再用錯方法交朋友啦,我以前也是人際苦手一枚!
以前的我,真的很容易在心裡上演一整齣「我是不是又做錯什麼」的內心戲。訊息送出去對方沒回,就開始懷疑人生;聚會時太安靜,又怕被覺得無聊;想表現熱情,又怕太熱情嚇跑人……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?
但你知道嗎?其實我們都沒那麼糟,只是很多人從小沒被教怎麼好好相處、怎麼建立舒服的人際關係。今天就來跟你聊聊我一路學來的人際小技巧,這些東西我花了很多時間才領悟出來,也踩了不少雷。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是慢熟人、內向型、社恐患者(我都中 XD),那我們可以一起練功。
- 先當一個好聽眾,不用急著變話題王
我以前以為「會聊天」的人就是要一直講話,一直帶話題。結果有一次我興奮分享某部劇時,對方突然說:「你可以聽我講一下嗎?」我當下超尷尬,也才發現自己一直在搶話講。
後來慢慢發現,其實最受歡迎的人不是「最會講話」的,而是「最能讓人安心說話」的。你只要專心聽、給對方反應,問一兩個貼心的問題,他們就會很喜歡跟你講話了。
- 不要急著讓所有人都喜歡你,那超累
我以前會一直想討好大家,尤其是剛進新環境的時候。但這真的會讓你變成超級疲憊社交奴隸,而且不見得每個人都會因此喜歡你。重點是,你也會開始不喜歡自己。
現在我會先觀察一下這個人值不值得深交,感覺對了再慢慢打開自己。你不用每場聚會都當氣氛王,也不用每個同事都變麻吉,有時候做好自己,反而會吸引到真正適合你的圈子。
- 學會適時地說「不」也是一種溫柔
有些人際關係出問題,是因為你一直委屈自己答應別人的請求,累積到最後大爆炸。以前我最怕拒絕別人,覺得會讓對方失望,結果自己都快爆肝還在幫忙別人處理報告(真事)。
現在的我,會用更溫和的方式表達立場,比如:「我最近手上有點滿,怕做不好,不如你先試看看?」這種方式也讓對方知道你不是懶,而是有你的困難。你有權選擇自己的界線,不代表你自私。
- 覺得尷尬的時候,不妨笑出來就好啦
以前我超怕冷場,一句話講錯就像犯了滔天大罪一樣,整天懊惱。但說真的,大多數人都沒在記你那句話講錯什麼,他們只在意你有沒有給他好感的感覺。
現在如果我講錯,我就自己笑一笑說:「欸我剛剛講的是什麼啦,哈哈哈我自己都聽不下去」,反而變成一種人味。其實大家也都不是完美人,坦然一點,反而更好親近。
- 社交圈不用多,合拍的三五好友就夠
長大後我發現,其實朋友圈真的不用多,有幾個可以一起發瘋、願意在你低潮的時候陪你的人,就超級值得珍惜了。
我以前硬是把自己塞進各種群體,結果關係都很表面,真的出事也沒人能挺你。反而後來那幾個能聽你半夜崩潰講垃圾話的朋友,才是最穩固的連結。
- 誠意比技巧更重要
不管是傳訊息、見面聊天、還是表達關心,其實大家都能感受到你是不是「真心」。我試過一些人際的話術或模板,說真的,不如一句「我剛剛看到你發文,感覺你最近有點悶,還好嗎?」這種簡單但有溫度的關心。
別低估一句暖心的訊息,也別想太多自己講得夠不夠好,真誠就是你最大的優勢。
- 小事很重要,小細節才是最暖的部分
你記得朋友喜歡哪個牌子的飲料、幫同事留了一塊蛋糕、記得老闆孩子的名字,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的小事,其實都是超有力的人際潤滑劑。
我朋友有一次生日我沒送禮,只是用便利貼偷偷寫了一句「希望你今天心情超好」,貼在她電腦上,她開心到要哭。重點真的不是大張旗鼓的付出,而是你有沒有「放在心上」。
- 偶爾自己也要當朋友的情緒垃圾桶,偶爾要請人幫你倒垃圾
人際關係不是一邊倒的,你不能一直扮演那個什麼都能聽、什麼都能扛的人。你也會累、會難過、有脆弱的時候。
現在我學會了,在自己快撐不住的時候,也要主動開口:「我今天心情有點差,可以講一下嗎?」你不需要一直當鋼鐵人,讓人照顧你,也是一種成熟。
- 人際的「節奏感」真的超重要
每段關係都有它的節奏,有些人你可以每天聊、有些人就是久久聊一次也不會變陌生。不要硬逼關係進度,那樣只會讓人壓力很大。
我以前很常一認識新朋友就瘋狂想要跟他變熟,結果人家反而嚇跑。現在我會順其自然,慢慢互動,該冷該熱都可以。節奏對了,關係才會穩。
- 最重要的關係:你和你自己
這句老掉牙,但是真。你跟自己的關係好,你散發出來的能量也會讓人想親近你。
我最有感的時候,是某段時間我超焦慮,每天都覺得自己不好、沒人喜歡我,結果真的身邊人也越來越遠。但當我開始照顧好自己的情緒、身體、作息之後,慢慢人也變得穩定,自信回來,連人際都變順了。
寫到這邊,真心覺得人際這件事,根本是一輩子的功課。但沒關係,我們都在學,重點是不要放棄自己。
如果你也曾經在人際上跌跌撞撞,希望這篇能讓你有點共鳴。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善良的人在等你走近,而你,也值得被溫柔對待。
如果你有什麼關於人際的怪癖、糗事、或是突然領悟的金句,歡迎一起來分享,這裡不尷尬,我們都是社交圈邊緣同盟(欸不是啦,是誠實俱樂部 XD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