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人生崩塌現場,咖哩飯一盤救回來
某天,我在房間裡坐著,突然有種世界都不想理我的感覺。你懂嗎?那種打開社群沒人回訊息、打開帳戶只剩零頭、對未來沒方向、連Netflix也不知道要看什麼的那種無助感。我甚至懷疑我上輩子是不是欠了宇宙什麼——才會卡關卡成這樣。
我躺在床上滑手機,滑到朋友傳來一張照片,是她家剛煮好的咖哩飯。你知道那種黃金比例的咖哩嗎?顏色濃到一看就知道加了紅蘿蔔、馬鈴薯、洋蔥、還有那塊煎到恰恰的雞腿排。就這樣,我在一片絕望中,居然被一盤咖哩飯點醒。
咖哩飯不是解藥,但它是我的重開機鍵
從小到大,我就不是那種人生一帆風順的人。升學考試曾經連續兩年落榜,工作換了三次還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戀愛更是各種翻船。那段時間,我常常覺得:「是不是全世界都在move on,只有我卡住?」
然後我開始注意到一件事:每次我崩潰、人生失控、爆哭完、或是失戀的晚上,最後安慰我的,不是什麼偉人語錄,不是朋友的一席話,而是……咖哩飯。
我不是在開玩笑。那盤咖哩飯,就像是一種召喚。它不會問你為什麼難過,也不會叫你振作,它就安靜地在那邊、溫暖、濃郁、香氣撲鼻,像在說:「你現在難過沒關係,但先吃飯吧,其他我們晚點再說。」
我跟咖哩飯的愛恨情仇
其實我以前是討厭咖哩的。小時候吃到的咖哩不是粉太多就是水太稀,那種黃黃的、看起來像感冒藥泡開的顏色,加上一堆我最討厭的胡蘿蔔,根本就是我的惡夢。
後來有一次,大學某天期中考爆掉,我跟朋友走進學校附近的一家小店,隨便點了一份雞排咖哩飯。我人生第一次吃到那麼療癒的東西。咖哩不是死鹹的,它是溫柔的,有層次的香氣,一口下去飯粒還吸飽醬汁,雞排外酥內嫩,吃完瞬間覺得期中考怎樣都不重要了。
我從那一刻開始決定:咖哩飯是我人生的備胎。不是那種愛情裡的備胎,是那種萬一今天人生爆炸、情緒崩潰,我至少還有一碗咖哩飯可以靠。
每個人都該有一份情緒保底的食物
我有朋友是靠鹽酥雞續命的,有人是麻辣燙,有人是珍奶,但我的情緒避風港就是咖哩飯。你咧?你的那個「出事了至少我還有它」的東西是什麼?
不是說吃東西可以解決問題,但當你什麼都掌握不了的時候,能掌握一口好吃的東西,其實是一種安定感。生活太多混亂了,會讓你覺得什麼都失控,可是一口熱騰騰的咖哩飯,它不會讓你失望。
我真的有試過在某個下雨天,月經來肚子痛、工作出包、還被主管罵的那天,買了一份微波咖哩飯回家吃。那味道,沒有多厲害,也不是什麼日本高級品牌,但那晚我就靠它撐過去了。
自煮咖哩小故事:對自己好一點
有一陣子我住在台中,那時候剛換工作、又沒什麼朋友,下班時間就是我的孤單時刻。我開始學煮咖哩,從超市買現成的塊狀咖哩開始,自己切洋蔥、煎肉、丟紅蘿蔔,整個廚房充滿香氣。
第一鍋煮得太鹹,我還堅持吃完三天。後來越煮越好,有時候還會加蘋果或牛奶試試不同口味。我發現,當你用心對自己煮一份熱騰騰的晚餐,那是一種「你值得被好好照顧」的證明。
我們總是對別人很好,對自己卻很苛刻。但咖哩飯不會罵你、也不會看不起你,它只會乖乖躺在碗裡,等你吃第一口、然後慢慢安靜下來。
咖哩飯教我的事:好吃是其次,陪伴才是重點
講了這麼多,其實不是咖哩飯真的有神奇魔力,而是它讓我有一個安靜的空間,好好面對自己。人在崩潰的時候不需要什麼大道理,只要一點點溫暖就能撐住自己。
朋友有一次來我家借住,因為她剛跟交往七年的男友分手。她話不多,只說:「我不想講,我想吃點東西。」我沒多問,煮了一鍋咖哩給她。她吃了兩碗,之後才慢慢開口聊那些她忍很久的委屈。
咖哩飯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,但它是那個打開心門的小開關。有時候你不需要被說服,只需要被理解。而咖哩飯做到了。
小小的儀式感,就是生活的求生圈
後來我發現,咖哩飯變成我的一種生活儀式。每次當我覺得世界太吵、內心太亂時,我會讓自己進入「咖哩模式」:不急著解決人生,只先煮鍋咖哩吃一頓飯。
有些人靠冥想,有人做瑜珈,有人狂跑步,我靠咖哩。人生沒那麼多解法,多半都只是撐過去。而咖哩飯,就是我撐過去的方式。
每一個人都該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碗咖哩,不見得真的是咖哩飯,但那個在你卡關、迷惘、覺得全世界都不懂你的時候,還會默默陪你、不會叫你加油、不會批評你、只會陪你慢慢好起來的那個東西——你找到它了嗎?
如果你現在也卡關、也覺得人生有點歪、有點難,那我只想跟你說:沒關係,去吃點咖哩飯吧。人生再怎麼爛,咖哩飯是不會背叛你的。
如果你喜歡這種聊天式的分享文,也歡迎留言告訴我,你的「情緒保底食物」是什麼?說不定我們可以一起開個「人生備胎美食交流大會」,大家輪流報名,週五晚上不開趴、不喝酒,就吃咖哩配八卦,也挺紓壓的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