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座同好會!

最近我越來越佩服一種人,就是那種「明明超怕生,卻還是一直出現在大家面前」的勇者。

最近我越來越佩服一種人,就是那種「明明超怕生,卻還是一直出現在大家面前」的勇者。

她們不是那種一走進來全場就會被她們光芒閃瞎的類型,也不是講話很嗨、擅長炒熱氣氛的人,但她們默默在那裡,沒跑、沒躲,也沒假裝自己不怕。說真的,這種人真的很酷。

我身邊就有這種朋友,一個平常說話超小聲、傳訊息會慢三拍、打電話會先深呼吸三次再按撥號的人。有一次我們約去一個她完全不認識的聚會,她居然說:「好啊。」我簡直嚇歪,還再三確認:「妳知道裡面沒有人妳認識喔?是真的沒半個。」她還是笑笑地說:「沒關係,去看看。」

結果那場聚會她全程幾乎沒講話,只偶爾點頭或笑一下,但她有準時到,也有好好坐到最後,沒有中途裝肚子痛落跑。後來我們兩個在回家的公車上聊起來,她說:「其實我從早上起床就在緊張,還練習了幾個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的回答。但我就是覺得,我不能再繼續把自己關在家裡。」

那瞬間我整個雞皮疙瘩,這不是什麼電影劇情,這是我朋友,一個平常不會主動出門、但內心竟然有這麼大的毅力的小女孩。

我突然想到以前的自己也是這樣。大學剛開學那陣子,我根本是個社交廢物。點名的時候心跳會飆到快破表,小組討論完全不敢開口,老師說要自我介紹時我差點想翻窗跳出去(還好我們教室在一樓)。但我每次都還是去了,就算每次都很痛苦,還是硬著頭皮去。

後來才知道,很多看起來很厲害、很外向的人,其實一開始也都不是那樣的。只是他們給自己很多「機會」,一次又一次地試,從最尷尬的沈默、最心虛的眼神交流、最尷尬的微笑開始。久了,也就慢慢變得比較自在了。

那種「不高調但超帥」的勇氣,真的不會被大多數人發現,但如果你自己知道,就夠了。

我記得我第一次在社團活動上舉手發言的時候,整個手都是抖的,聲音也發顫,但說完那一小段之後,我回到位置上差點感動落淚,心裡默默對自己喊「幹得好啊我!」後來幾次再講話就比較沒那麼抖,雖然還是緊張,但我知道:我正在改變。

還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參加一個陌生社群的讀書會,全場都是我不認識的人,氣氛一開始超乾,我又一直喝水裝忙。但在結束前五分鐘,主持人問:「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或回饋?」我不知道哪來的衝動,就開口講了幾句。雖然不知道自己講了些什麼鬼話,但結束後居然有人來找我聊天,我整個感動到想立刻開一瓶氣泡水慶祝。

這些事雖然看起來很小,但對我這種天生社恐的人來說,簡直像是在挑戰人生副本。而且每過一關,都會默默加一點點信心,心裡也越來越有底氣。

我覺得外向不是唯一的贏法,重點是你有沒有「想要讓自己更靠近生活」的那個心。有些人天生愛講話,話題一開可以接十條街;有些人則是天生內向,需要暖機,但不代表她們沒話說,也不代表她們不想接近別人。

我自己到現在還是會怕講電話,有時候收到不熟的人邀約還是會心裡打結,開會輪到我發言還是會心跳爆表。但我會提醒自己:「不試試看,我會後悔。」

而且試過後,你會發現:其實沒人那麼在意你有多尷尬,反而大家只會記得你有出現、有參與。

如果你也是那種常常要在心裡跟自己加油才敢出門的人,拜託你不要小看自己。你超級帥,不是那種「網美打光自拍帥」,是「靠自己勇氣站起來的帥」。

我很喜歡一句話(有點老派,但真的有中):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,而是你明知道自己很怕,還是選擇前進。

所以,內向的女孩們(還有男孩們),就算你今天話不多、沒成為主角、沒讓人注意到,沒關係。你有走出門,就已經超棒。每一次的嘗試,都是你自己的勝利。

下次再有聚會、活動、報名機會、課堂發言,不用逼自己要變很會講話,但可以告訴自己:「就試試看吧。」

說不定你會發現,原來你也有某種光,而且那種光,是從內心發出來的。微微的,但超級暖。

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20 要更新請點這裡